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特殊的民族构成

特殊的民族构成

关键词:广河,广河在线,广河论坛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特殊的民族构成
 

 

说起中国穆斯林聚居的地方,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素有“小麦加”之称的河州。而大多数人不知,位于河州的广河县却是全国穆斯林比例最高的县。广河县总人口21.56万人,其中回族12.03万人、东乡族8.97人,汉族5430人。回、东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.5%。这是县域民族构成的一大特色。这种民族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民族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。

广河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。汉魏以前,这里属于西羌的活动区域。由于西汉时设置了大夏县,自然会有内地的汉人徙居此地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整个河湟地区干戈纷扰,政权更迭,羌人、土谷浑人、鲜卑人以及匈奴人和氐人都曾在这里驻足,有的来去匆匆,有的筑屋建寨,有一定数量的人定居于此。

隋唐间,国家统一,周边安定,在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民族纷争与融合之后,出现了四海宴安,民族友好相处的局面。自隋文帝统一天下,至唐玄宗开元、天宝年间,河湟地区相对平静,民族构成上形成汉羌杂居局面,而汉族数量不断上升,农耕面积也不断扩大。但“安史之乱”后,唐朝盛极而衰,河西陇右相继沦没于吐蕃。自此以后,直至北宋中期,这里属于吐蕃人的势力范围。唐末吐蕃内乱,汉人纷纷内迁,留居蕃地的汉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亦不免陷于蕃化。宋末,兰州、河州是金与西夏不断相互用兵的地方,但又是不同政权与民族间进行贸易活动的地方,民族构成十分复杂。

元朝的大一统不仅结束了中国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500年之久的分裂局面,而且对全中国民族区域格局的调整、形成与稳定,起了很大的作用。这一点,对西北地区来说尤为明显。元初在河州设吐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府,专理吐蕃事务。同时又设河州路,辖定羌(广河)、宁河、安乡三县,治所在定羌,归吐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府管辖。

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和窝阔台时期,就有不少西域的回回工匠及妇女、儿童等,随着蒙古大军的征服活动而被迁居到中国,其中有的被安置到甘肃境内。清洪钧《元史译文补证》卷二十二载,太祖西征时,“以康里兵三万,一夜尽杀之,取工匠三万,分于各营”。同书又载:“讨马鲁,悉诛城民,唯工匠、妇女、童稚得免”。这些工匠一般编为军籍,随军队驻扎在各地。公元1225年,成吉思汗从西域回师蒙古,翌年亲率大军第五次征伐西夏,兵分两路完成对西夏首都中兴府(今银川)的包围。期间,成吉思汗又挥师“渡河攻积石川”,由今青海循化一带分兵攻克河州、洮州及临洮等地(见《元史·太祖本纪》)。地处甘青交界要冲的河州自此成为蒙古军队的重要屯戍点,不少西域回回工匠及其家属随军留住河州。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,天下统一,战事转少,全国农业地区普遍建立了“社”的基层组织。元政府即命令各地“探马赤军随处入社,与编民等。”《甘肃通志稿》卷26载:“至元28年,以甘肃旷土赐回回昔宝赤哈散等,俾耕种之”,这又是以甘肃旷土安置回回的例证。一方面元朝驻守河州军队中的西域回回军人被安置在河州,另一方面随军的回回工匠和在国家制造部门供役的回回工匠等,也有的被安置在河州,这些人就成了河州地区回族和东乡族的先民。而整个元朝,河州又地处汉藏交界地区,传统的茶马贸易与其他商业活动十分活跃。还有西域和内地的回回商贾到这里经商,并留居不返。由于信仰和生活习俗等原因,回回人有同类聚坊而居的习惯,这样的聚居点常常围绕着一个清真寺逐渐形成并扩大。据今天广河县的老人们说,县城里的直街寺是广河最早的寺,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直街寺当建于元朝,这也是元朝的定羌县已有回回聚居的一个证明。

入明以后,广河县境内已有相当数量的回族居民。明初,随着明朝军队对西北地区的经略和继之而来的大规模移民,许多内地回族迁居到广河县境内。以县内城关镇马家村马氏家族而言,是广河县著名的望族,不仅支派甚多,人口繁盛,而且自明清迄于现代,产生过不少有影响的人物。据该家族于清道光年间重修的家谱《序言》称,其祖上世居西安城内罗儿巷,明洪武初年,有马天鹤者,随明军“勘定熙河,防守斯土,因于家焉,择居于吾邑(广河县城)河北钟鼎山下,坪塬之上,因姓为名,人称马家坪。及家室庆祥,子孙昌旺,散居于城内及西北关厢等处”。还记载,马天鹤曾被任命为“世袭指挥佥事”,负责管理定羌地区。这是随军而来,定居本县的典型例证。这些移民初到这里时人数并不多,由于明初曾强行种族同化政策,明令禁止蒙古人、色目人“自相嫁娶”,回回人只能与外族女子通婚,这反而对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人口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。

明末清初,内地战乱不休,整个北方出现大规模的流民群,又有不少内地回民迁居到本县来。如买家巷的买家,相传明末有买姓者自河南怀庆府充发来此,现在有200多户。三甲集沙家村的沙姓,自称清初由陕西迁来,现在也有200多户。祁家集四家的马姓,传说清初由陕西迁来,现有三、四百户。

从清初到清中后期的100多年里,社会相对稳定,经济持续发展,广河境内的回族、东乡族人口繁衍增长,数量大为提高,加上不断有外地的回族、东乡族举部迁居本地,也是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。仅以镌立于乾隆五十年(公元1785年)的胡门拱北《恭赠老师懿行序》碑看来,碑末署名的清真寺就有10家之多,碑阴残剥可辨的地名属本县境内者亦有十几个。可见早在乾隆年间,县内回族、东乡族人口已相当可观。到了清末,即同治年间回民反清以前,县内回汉人口至少应在各占50%左右了。

清末同治年间和光绪年间两次回民起义,对广河境内民族构成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。由于清朝政府的武装血腥屠戮,县内回族、东乡族或死于锋镝,或外逃他乡,人口大幅度减少。同时也由于局部的民族冲突所造成的误会或恐惧,境内大量汉族徙居外县,留下许多闲荒土地。左宗棠将洮河以东的回、东乡族迁入洮河以西。这样,同治和光绪年间,从总体上看回族、东乡族人口锐减,从广河县这一局部区域看,则是回、汉族比例发生了变化,形成回多而汉少的格局。民国17年(1928年)马仲英事件后回汉比例进一步拉大。至民国29年(1940年),全县人口58777人,其中回民(东乡族)占95%,汉族仅占5%,宁定县(广河)已接近于一个纯少数民族县了。

在造成民族比例发生的诸多原因中,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原因,即一部分汉民皈依伊斯兰教,其族属也随之发生了变化。人们习惯上称他们为“随下的”。随教的原因很多,一是通婚关系造成的,一般回民娶汉民或汉民娶回民,汉民都要随教;二是长期生活在回民占多数的村落,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随了教;三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,出于安全考虑随了教,久之,随教者便成了虔诚的穆斯林。其他原因也有,以上面三个原因居多。这部分人有多少,因其随教的年代不同而难以统计,总的来说清末到民国年间随教的比较多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除了因通婚关系之外,出于其他原因随教的就比较少了。广河的回族和东乡族,其姓氏以马姓为主,几乎是“十回九马”,而随了教的则多数保留着原来的汉姓,以此为特征,一般可分辨出那些人家可能祖辈上是随了教的。有的姓一部分随了教,另一部分还保持其汉族族属,两方都知道本出一源,有的住了本县的随了教,而迁徙邻县的则仍是汉族,彼此都知道原来是一个宗族。

民族融合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。一般来说,总的趋势是小民族的一部分人逐渐融合于大民族,但在一个局部区域里,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,也会有小民族融合大民族的一部分,借以发展民族人口的现象存在。广河县的情况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。(来源:广河县人民政府网站)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